本文目录导读:
一
老李头当村长已经三十年了,在我们这个偏僻的小山村里,村长就是最大的官,连乡里来的干部也得先到老李头家里坐坐,老李头家住在村中央那栋两层小楼里,那是全村唯一一栋贴了瓷砖的房子,阳光下闪闪发亮,像是一面镜子,照得人睁不开眼。
老李头有个习惯,每天早上七点准时站在自家阳台上刷牙,那把牙刷是十年前乡里扶贫时发的,塑料柄已经发黄,刷毛也东倒西歪地支棱着,但老李头从不换新的,他说这是"公家发的",得用一辈子。
二
村里人都知道,老李头那把牙刷是个象征,谁家要是想办个低保,申请个补助,或者孩子上学需要开个证明,都得先看看那把牙刷,牙刷在,说明老李头心情不错;牙刷要是没出现,那天最好别去触霉头。
去年夏天,乡里来人检查扶贫工作,检查组前脚刚走,后脚老李头就站在阳台上,牙刷在嘴里来回搅动,泡沫顺着嘴角往下淌,那天下午,村委会门口贴出了新公告:贫困户名单调整,新增了五户,奇怪的是,这五户都是老李头的亲戚。
三
小张是村里新来的大学生村官,他看不惯这些弯弯绕绕,有天趁着去老李头家汇报工作,偷偷把那把旧牙刷扔了,换上了自己买的新牙刷,第二天早上,全村人都没看见那把熟悉的牙刷出现在阳台上。
那天,村委会的气氛格外紧张,老李头阴沉着脸,把几个申请低保的村民骂了出去,小张这才明白,那把牙刷不只是牙刷,是老李头权力的象征,是他与村民之间心照不宣的信号灯。
四
小张决定做点什么,他开始挨家挨户走访,记录每家每户的真实情况,他把数据整理成表格,在村委会上公开讨论,老李头起初很不高兴,但看到表格上清清楚楚的数字,也不好说什么。
慢慢地,村里的事情开始透明起来,低保名单重新审核,真正困难的家庭得到了帮助;村务公开栏上贴出了每一笔开支;那把牙刷不再具有神秘的魔力,它只是一把普通的牙刷。
五
今年春节前,老李头主动提出要退休,交接仪式上,他当着全村人的面,把那把牙刷郑重地交给了新任村长。"牙刷旧了,该换了,"他说,"村里的规矩也该换换了。"
每天早上七点,新村长的阳台上也会出现一把牙刷,那是一把崭新的电动牙刷,嗡嗡的声音传得很远,村民们说,那声音听起来像是进步的声音。
在这个小山村里,一把牙刷的变迁,见证了一个时代的更迭,它不再是谁的权杖,而真正回归了它本来的用途——清洁口腔,保持健康,或许,一个村庄的治理,也该如此简单纯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