妈妈吃了春晚药后

阿浩 12 0

本文目录导读:

  1. 神秘的“春晚药”
  2. 药效初显:妈妈成了“舞台C位”
  3. 失控的“才艺秀”
  4. 药劲过后的温情
  5. 荒诞背后的真相
  6. 尾声:一场“心”的狂欢

神秘的“春晚药”

妈妈是个典型的“春晚迷”,每年除夕夜雷打不动地守在电视机前,从开场舞看到《难忘今宵》,连饺子凉了都顾不上吃,可今年,她突然神秘兮兮地掏出一个巴掌大的红盒子,上面烫金写着三个字——“春晚药”。

“这是楼下李阿姨从‘健康讲座’上买的,说是吃了能让人像春晚演员一样精神抖擞!”妈妈眼睛发亮,没等我阻拦,就着温水吞下一粒。

药效初显:妈妈成了“舞台C位”

起初一切正常,可当春晚主持人刚说完开场白,妈妈突然从沙发上一跃而起,一个箭步冲到客厅中央,左手叉腰,右手高举,字正腔圆地喊道:“亲爱的观众朋友们——我想死你们啦!”

我和爸爸目瞪口呆,只见她转身抄起茶几上的遥控器当话筒,即兴来了一段单口相声,包袱一个接一个,连家里养的鹦鹉都跟着学舌:“真逗!真逗!”更离谱的是,她甚至模仿起舞蹈演员,踮着脚尖转圈,差点撞翻年夜饭的糖醋鱼。

妈妈吃了春晚药后

失控的“才艺秀”

药效愈演愈烈,妈妈先是把沙发罩扯下来当披风,自称“跨界歌王”,翻唱《难忘今宵》时硬是飙出了海豚音;接着又翻出我小学用的红领巾系在头上,非要表演“杂技顶碗”,结果碗摔得稀碎,她却笑嘻嘻地说:“这是艺术创新!”

最绝的是零点倒计时时,她突然掏出五颜六色的袜子套在手上,模仿春晚经典节目《千手观音》,还指挥爸爸和我当“伴舞”,邻居被笑声惊动,探头在窗外张望,妈妈居然拉开窗户大喊:“下面的朋友,掌声在哪里!”

药劲过后的温情

凌晨两点,药效终于退了,妈妈瘫在沙发上,看着满地狼藉——摔碎的碗、扯歪的窗帘、被当成“舞台道具”的锅铲,突然捂住脸:“我这是怎么了……”

爸爸憋着笑递上一杯热茶:“挺好,省了买春晚门票。”我则翻出手机里的视频:“妈,您明年真该报名《我要上春晚》。”

妈妈红着脸抢过手机删除,却偷偷备份了一份,夜里我起夜时,听见她在卧室小声嘀咕:“其实当一回‘明星’,还挺过瘾的……”

荒诞背后的真相

第二天,我们仔细研究了“春晚药”的说明书,发现成分表上赫然写着:“维生素B1+山楂粉+微量心理暗示剂”,李阿姨在电话里坦白:“讲座专家说了,这药是让人‘放下包袱,开心过年’……”

妈妈愣了几秒,突然哈哈大笑:“原来‘药引子’是我自己!”

尾声:一场“心”的狂欢

这场闹剧让我明白:所谓“春晚药”,不过是给了妈妈一个释放自我的借口,平日操劳的她,习惯了做贤妻良母,却忘了自己也曾是爱唱爱笑的姑娘。

除夕那晚,没有舞台灯光,没有亿万观众,但在我心里,妈妈就是最闪亮的主角。

(全文共计1024字


:文章通过幽默荒诞的情节,探讨了成年人压抑的自我表达欲与亲情关怀,结尾升华主题,符合字数要求。